欢迎访问江苏种业信息网,来稿请发至 jsszzglz@163.com ,谢谢支持!
首 页 机构设置 政策法规 品种管理 行业管理 质量管理 种业协会 办事指南 苏农云
当前位置:首页 >> 种业要闻
全国作物商业化育种新技术培训班在南京举办
编辑:admin    发布时间:2017-11-14

11月3-6日上午,由农业部种子管理局主办,南京农业大学承办的“2017年全国作物商业化育种新技术培训班”在南京农业大学学术交流中心成功举办。

3号上午,举行了培训班开班典礼,农业部种子管理局吕波处长和综合处刘慧剑、江苏省农业委员会张坚勇副主任和江苏省种子管理站何金龙站长及来自全国14个省市、65家企(事)业单位的130余名学员参加了典礼,南京农业大学农学院种业科学系主任刘康主持典礼。农学院副院长黄骥代表学校致欢迎词,他简单介绍了南京农业大学的办学历史、特色和近年来学校在师资队伍建设、人才培养、科学研究、学科建设和国际化方面所取得的成就,感谢农业部种子管理局和江苏省农委等上级政府部门对学校的长期支持和指导,预祝培训班圆满成功!

在开班典礼上,吕波处长做了重要讲话,他首先介绍了我国现代作物种业在国务院8号文件(2011年)实施以来取得的主要成绩,分析了目前我国种业发展面临的机遇和挑战,并结合七大农作物育种重大研发计划的相关背景和实施情况,重点介绍了农业部种子管理局设立“作物商业化育种培训”项目的目的、意义及培训项目实施4年来对我国种子企业育种人才和商业化育种水平提升所起的推动作用,希望学员能珍惜机会,认真参加培训,为我国农作物种业发展和赶超西方发达国家做出贡献。张坚勇副主任从江苏农业生产和种业发展实际出发,分析了目前各地种子企业存在的主要问题,尤其是掌握商业化育种技术的人才和种质资源创新缺乏等种业核心竞争力,与国外跨国种业还有相当大的差距,他说“作物商业化育种培训”已经在南京农业大学连续举办多期,社会反映好,影响大,希望学校在办好培训班、服务社会的同时,提升学校种业科学技术学科的水平。

本次培训班围绕“作物商业化育种新技术”主题,分别邀请了盖钧镒、徐云碧、杨远柱、夏中华、张孟玉、侯喜林、洪德林、张红生、刘康等不同作物育种领域的专家,分别介绍了大豆、玉米、水稻、小麦和蔬菜等作物的育种新技术和新方法,以及国际种业发展趋势对我国种业的影响、现代生物种业科技发展战略等内容。中国工程院院士、国家大豆改良中心首席科学家盖钧镒分析了国际种业的先进性和特点以及我国种业现状和待解决的问题,解析了新时代中国种业的特色与发展目标,提出了要把所有技术都用起来,接通现代高技术到育种应用的断桥,为有限农地持续增产提供种业保障的建议。中国农业科学院作物研究所徐云碧研究员阐述了玉米国际种业概况,详细介绍了玉米育种流程化程序、评价与选择方法,以及现代育种技术,如分子标记辅助选择、关联分析(GWAS)、CRISPR/Cas9基因编辑技术等,认为未来中国商业化育种需要整合育种平台(IBP),实现数据共享和互利共赢。隆平农业高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副总裁杨远柱研究员详细介绍了水稻两用核不育系种质资源创新的重要性及其育种利用,如株1S温敏核不育基因、不育系矮杆突变体和早熟早稻型两用核不育系等,培育了两优华占等一批强优势国审品种,最后对水稻两用核不育系选育提出了展望。江苏瑞华农业科技有限公司总经理夏中华研究员、南京农业大学研究生院院长侯喜林教授等分别介绍了小麦和蔬菜等商业化育种现状、挑战和对策等受到了学院的一致好评。

先正达(中国)投资有限公司政府与产业事务总监张孟玉研究员以先正达公司为例,阐明中国与国际(美国)种业在种子法规、市场贸易、科研、人才、成果等多方面的差异,提出中国种业企业发展的定位战略,相信中国种业明天会更好,可以“立起来、强起来,大起来”,把复杂的农业科技简单化地交到农民手中。南京农业大学发展委员会主任张红生教授阐述了我国作物商业化育种体系建设的内涵,分析了中美农业(种植业)和中美种业差距、我国种业快速发展的机遇与挑战,预期通过“弯道超车”,完善中国特色的种业商业化体系,实现中国种业强国梦。

本次培训由南京农业大学农学院种业科学系组织实施。迄今为止,该培训已经举办七期,共培训学员600多人。